作者:育心
近日,首届全国青少年田径运动会圆满落幕,为广大青少年田径选手提供了展示实力的舞台。
在本次运动会上,众多优秀青少年运动员在赛场上大放异彩,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佳绩。成绩的背后,是体校与普通学校联合培养,通过为运动员量身定制学习与训练计划,帮助孩子们实现学业、训练两不误。这为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提供了宝贵经验。
从选材模式来看,小学阶段成为田径启蒙的黄金时期。在此阶段积极引导孩子参加体育运动具有重要意义,能够扩大后备人才选拔“蓄水池”。许多运动员在小学体育课或校运会中崭露头角,被体校教练发掘后开始接受专业训练,开启田径之路。
在此基础上,积极构建完善的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,对于青少年展示运动天赋、选拔配置好优秀 “苗子”至关重要。近年来,不少地方打造新型青训体系,探索 “双优” 训练模式,将体育后备人才与优质教育资源相结合,构建 “双元” 培养体系,为青少年运动员提供了更多的发展选择。
当前,体校仍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阵地。我们期待体校创新体制机制,与普通学校深度合作、优势互补,整合育人资源,共同托举青少年成长。有理由相信,未来会有更多的青少年在田径赛道放飞梦想,为我国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和体育强国建设增添亮眼的一笔!
元富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