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25日,2025年第55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(IPhO)在法国巴黎举行闭幕式暨颁奖典礼。本届比赛共有近90个国家及地区的420名学生参加比赛,中国队获得四金一银,其中,来自成都市第七中学高2022级9班的郭子健获得金牌。
右二为郭子健
一路走来,郭子健在物竞赛之路上有哪些感悟?他在学习上的秘诀和方法是什么?此前,成都商报教育发布曾走进成都七中,与郭子健及其教练黄魏、班主任邹旭展开了一场对话。
“参赛的选手实力均在伯仲之间,但考到最后更多的是考‘心态’。”郭子健在回想起今年1月在南开大学参加集训与比赛的日子时曾这样表示。当时他刚经历了赛前一个月的集训和连续4天、每天6小时的考试。
最难的是保持坚定的信念和持续竞技的状态。他说:“竞赛学习到后期往往会感到枯燥,特别是临近考试的时候,几乎整天都沉浸在物理的世界里。”
展开剩余73%郭子健向我们透露了他的秘诀:他把对自己的正向反馈融入到每日的学习计划中。具体来说,他会每月制定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,明确每天需要完成的任务,一旦完成,便会在计划上打个“勾”。这种按计划行事的方式让他成就感满满,进而转化为其不断前进的动力。
在旁人的眼中,郭子健是个不折不扣的“学霸”。师长眼中的他是怎样的呢?他的教练黄魏用“屡挫屡战”“不屈不挠”8个字概括了郭子健物竞赛路中的坎坷与不易。
左一成都七中物理竞赛实验主教练刘滪颢 、左二黄魏、左三郭子健、左四邹旭
黄魏回忆道,高一时,郭子健就是班上最拔尖的物竞生之一,竞赛成绩非常稳定。但在高一第一次参加复赛和半年后的泛珠综合试中,他都仅得了二等奖;参加北大卓越计划时,郭子健在专业能力测试时没能通过。面对这一连串的挫折,郭子健并没有选择放弃。
黄魏说,如果换作别人,可能早就放弃了,但他在郭子健身上看到了一股“韧劲儿”。在黄魏看来,郭子健算不上绝对的天赋型选手,但他一定是自己所带选手中“最有韧劲儿”的一个。
班主任邹旭则特别赞扬了郭子健的执行力。作为9班的团支部书记,郭子健在班级工作中的表现,让老师十分省心。“他是我得力的小助手。”邹旭说,“把工作交给他,我完全可以放心,无需催促,他甚至还会主动提醒我哪些工作还有待完善。”
“学霸”的炼成也得益于家长独特的家庭教育引导。我们也曾与他的妈妈进行了深入的对话。
郭子健的妈妈表示,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,父母更多的是,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后,“因势利导,顺势而为”,常常鼓励孩子“处处留心、皆学问”。
郭子健与父母的合影
在郭子健小的时候,当发现他对吸铁石、放大镜以及各种电器都充满了好奇心时,妈妈不仅选择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,还鼓励、保护孩子的探索欲。
在他的妈妈看来,选择面前,孩子虽小,但也可以自己做决定。这样的尊重和鼓励一直伴随着郭子健的成长历程。
“在面临选择专业、大学等重大决策时,我们会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,同时也会与孩子一起坐下来,把我们所担忧的问题开诚布公地提出来,共同商讨决定。”郭子健妈妈说,当初孩子决定选择物理竞赛时,她和丈夫多次与郭子健进行深入交流,交流内容包括兴趣爱好,也包括对可能存在的风险的担心。但最后郭子健还是选择了物理竞赛这条路,他表示自己对物理感兴趣,课程的难度也能接受。
“身边也有很多朋友劝我们慎重,风险很大,但最后我们尊重孩子的选择,也愿意与孩子承担可能存在的风险。”郭子健妈妈说。
一路走来,郭子健妈妈见证了儿子的辛苦和成长。她说,物理竞赛这条路还是很艰辛的,“学竞赛期间,有泪水,更有汗水!由于学科单一,课程内容广、难度大,所以得耐得住那份寂寞,还得能承受得住那份苦。可是不经历风雨,怎么见彩虹呢!”
元富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