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胃癌?
胃癌,包括下端食道胃结合部和胃发生的上皮源性的恶性肿瘤,是较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。
胃癌有哪些早期预警信号?
上腹部饱胀不适、隐痛或疼痛规律发生改变;反酸水、嗳气、食欲减退、恶心、胃脘部灼热和腹泻、黑便;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、出现明显消瘦;50岁以上,过去没有胃痛、胃病史,但短期内出现胃部不舒服者;多年前因胃患良性疾病,做过胃手术后恢复良好,近期又发生消化不良、上腹疼痛、恶心、呕吐、黑便等,发现以上现象应尽快前往医院做详细的检查及治疗。
日常生活该如何预防胃癌?
一、保证日常饮食的规律性和健康性,避免长期摄入腌制、高盐、辛辣、发酵、发霉等不健康的食物,不暴饮暴食,尽量不吃隔夜菜,戒烟戒酒,改善饮食结构和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。
二、年龄到40岁后,一旦出现无明显急性刺激因素导致的上腹部不适或消化道症状,应积极就医,进行胃镜检查。
三、长期患有萎缩性胃炎、胃黏膜糜烂、胃溃疡反复不愈合、胃黏膜腺体不典型增生或肠上皮化生的患者,特别是具有可疑胃癌家族史的患者,应每年定期复查胃镜。
展开剩余75%四、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,重度感染或有明显症状时,应积极治疗。
胃癌该怎么办?有什么办法治疗?
胃癌并非无法治疗,早期、中期的胃癌是可以根治的。随着医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,即使不是早期的胃癌,通过规范化治疗也有可能获得长期的生存。所以,一旦发现有不舒服的症状,应尽快就医,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,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。胃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、化疗、放射诊疗、免疫治疗、靶向治疗、中医中药治疗等。
听说胃癌化疗反应很大,是这样的吗?
不是的!在现在的医疗技术条件下,化疗的方案已经比较完善。不良反应很小的药物越来越多,处理不良反应的药物也越来越好,大部分人是可以耐受化疗的。此外,在化疗药物剂量的计算上,医生会根据病人的身高、体重、体力状况等灵活变通,所以不良反应不会太大。确诊胃癌后不应该过分担心化疗副作用而错过治疗时机。
中医中药治疗胃癌有优势吗?
中医中药治疗胃癌有优势,可通过以下多个方面看出。
①中药汤剂:中药汤剂可以个体化辨证施治,疗效持续,容易吸收,内服中药汤剂可以加快病情的好转。在抗肿瘤治疗过程中,可起到增效、减毒(减轻化疗不良反应)、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作用。
②艾灸、雷火灸:艾灸是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条,熏烤人体的穴位达到保健治病的中医疗法。雷火灸则是在艾灸的基础上,加入芳香化浊、温经通络的中药制成雷火灸条,具有火力及渗透力更强、见效更快的优点。两者都有温经通络、调和脏腑、强壮元阳、透邪外出等作用,对肿瘤患者脾胃虚寒、正气不足、疲乏困倦等有改善作用。
③穴位贴敷:胃癌体虚患者可以通过穴位贴敷如足三里、内关、三阴交、中脘等穴位调理脾胃,达到健脾益气的作用。胃癌放化疗过程中通过穴位贴敷可以减轻恶心、呕吐、食欲减退等不良反应。
④中药熏洗或浴足:根据辨证,将不同作用的中药组方后煎煮成药液,使用时加热,让蒸汽熏洗人体的特定部位或使用药液泡手泡脚,可起到温经通络的作用,减轻化疗对周围神经的损害,减轻四肢麻木症状,引火下行,改善睡眠等。
⑤拔罐疗法:拔罐疗法具有活血化瘀、消肿止痛、舒筋活血等作用,可缓解肿瘤引起的腰背部酸胀、下肢疼痛等相关症状。
⑥普通针刺:针法是用特制的金属针,刺入人体的特定穴位内,运用捻转、提等手法以达到治病的目的。针刺可调整阴阳、疏通经络、调和气血,胃癌病人常有呃逆、反酸嗳气、呕吐、进食减少、乏力等症状,可通过针灸调理减轻这些症状。
⑦埋针治疗:以特制的小型针固定于穴位皮下,长时间刺激穴位,调节经络脏腑功能,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,同时可调理脾胃,减轻恶心呕吐、食欲减退等化疗反应。
胃癌术后隔多长时间复查?
一般建议术后1个月复查;如1个月复查稳定则每3~6个月复查一次,持续1~3年;以后每6个月复查一次,持续3~5年;之后每年复查。如复查期间有复发、转移、明显不舒服的症状等则需重新计划复查时间,按现在的生活条件,不提倡超过一年不复查。
胃癌都复查些什么项目?
每次复查应进行血常规、肝肾功能、凝血功能、肿瘤标志物等检查,推荐胸部及上腹部CT检查,常规行头颅、肝、骨等高危转移器官的影像检查。建议每年复查胃镜,如CT提示异常则可缩短复查胃镜时间。条件许可建议PET-CT检查。建议在肿瘤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有针对性进行,避免不必要的检查或漏查。
总之,胃癌的防治是多方面的,以上只是胃癌防治的一部分知识,并非面面俱到,有任何不舒服症状都应及时就诊。在抗肿瘤治疗过程中要专科、全程、规范,避免病急乱投医。
转自:南宁晚报
发布于:北京市元富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